top of page

迴避或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

已更新:2022年5月11日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 營養菌群 2022-01-28


迴避或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 (Avoidant/ 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

筆者最近有幸透過工作認識一位營養業界的前輩,亦透過對營養學的熱誠而進一步熟絡。得知她乃一位買少見少的兒童專科營養師,主要的應診對象為飲食障礙的幼童。而當中,有一類別的孩童飲食障礙又特別引起關注,他們對放入口中的食物懷有莫大的恐懼。聽著前輩分享會診中遇到的小小孩,細至剛滿1歲,大則上中學的階段,各種因為ARFID引起生活、學習、社交上的不便,以及他們那些手足無措的父母或照顧者,我們不約而同都希望腸道維生物能提供突破性成果,減輕患者及家人的負擔。


什麼是迴避/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

迴避或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ARFID),以前被稱為選擇性進食障礙(Selective Eating Disorder) ,最近被添加到DSM-5(美國精神衛生專業人員使用的精神障礙標準分類)中,在青少年和年輕人中很常見。ARFID與厭食症相似,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涉及食物進食份量和/或類型的限制,但與厭食症不同,ARFID不涉及任何關於面對體型大小的痛苦,或對肥胖的恐懼。而ARFID的特點是限制性飲食,定義為進食或攝取不充分的數量或種類的食物。大多數患有ARFID的人會將他們的飲食限制在加工穀物和乳製品上(顏色偏白或米白),但避免水果,蔬菜和蛋白質(色彩較豐富)。


與其他飲食失調症一樣,導致ARFID的危險因素涉及一系列生物、心理和社會文化問題。這些因素可能在不同的人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獻並有相互作用,這意味著兩個患有相同飲食失調症的人可能會有非常不同的觀點,經歷和癥狀。研究人員對使某人面臨患ARFID風險的瞭解得不多:


  1. 患有自閉症譜系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ARFID,患有ADHD和智力障礙的人也是如此。

  2. 持續挑食或嚴重挑食的兒童似乎更容易患上ARFID。

  3. 許多患有ARFID的兒童也患有併發的焦慮症,並且他們也處於其他精神疾病的高風險中。

ARFID對健康的影響包括生長不良,體重過低,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以及社會心理障礙等等後果。然而,完整的病理生理學仍然未完全知曉。在ARFID中,身體被剝奪了正常運作所需的必需營養素。 因此,身體被迫放慢其所有過程以保存能量,導致嚴重的醫療後果。身體通常具有應對飲食失調行為壓力的彈性,即使某人處於死亡高風險中,血液化驗報告也可以看起來很完美。電解質失衡可以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致命;心臟驟停也是如此。


飲食失調的腸道維生態

受限制的飲食模式還帶出許多不良後果,包括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和改變調節食慾的關鍵激素水平,這些激素充當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信使。相反的,腸道微生物群可能通過產生對個別食物的渴望,或減少總食物攝入量,導致持續的限制性食物攝取行為。然而,目前尚沒有研究檢查ARFID中的宿主微生物群及其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對適應不良的攝取行為的貢獻。

生活在腸道的競爭環境中,比起其他對環境需求較大的維生物來說,非常適合只需要低能量或能彈性接受環境能量變化的腸道細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因此它們更有可能存活下來。我們可以合乎邏輯地假設,變化嚴重的能源消耗和其可用性會對腸道微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動物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與飲食失調個體表現出的特徵密切相關,例如失調的能量穩態(homeostasis)和行為。表徵飲食失調患者的腸道微生態,是在微生物群和疾病之間建立臨床聯繫的必要步驟。迄今為止,大多數發表的進食障礙患者腸道微生物群的文獻都集中在厭食症上,對進食障礙患者的有趣發現鼓勵我們進一步研究進食障礙中的腸道微生物群。闡明這些微生物群落的具體作用可能會產生新的研究方向,以增強當前的臨床療法,以促進患者體重增加、減少胃腸道不適,甚至減少心理癥狀。


總結

迴避或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和身體健康情況,目前沒有基於證據的治療干預措施。研究人員提出的多學科取向的研究,調查ALFID病理及生理學中腸道微生物群與食慾控制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劑之間的相互作用。獲得的知識涉及微生物群的特定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可操縱性,可能會發展出針對ARFID中腸 - 腦軸新型治療干預措施。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寵物是您微生態最好的朋友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營養菌群 2022-04-22 在過去一年多,分享了不少各年齡層的腸道微生態及健康相關的主題。身為資深貓狗奴,加上近來移民潮氾濫不少家庭選擇棄養,驅使筆者分享家中寵物對人類的腸道健康的影響。一箭雙雕,支持不棄養有益於我們的腸道健康的寵物。...

 
 
 
嬰兒腸道微生態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 營養菌群 2022-03-25 嬰兒腸道維生態 過去一年有多的日子裏,向讀者們分享有關腸道微生態對人體健康的種種錯綜複雜的微妙關係,其中離不開的是我們每日靠以為生的食物以及微生物。既然以營養為基礎,又怎能略過嬰兒自母胎就開始建立的腸道維生態呢?...

 
 
 
如何保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營養菌群 2022-02-25 如何保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腸道微生態由數萬億活微生物組成。這些小小的生物體晝夜不停地工作,產生快樂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確保你有一個多樣化和繁榮的微生態,不僅可以表現出你的心理健康,還可以防止諸如過度進食的衝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